编者按: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密不可分。随着治疗方式不断发展,很多肿瘤患者能长期存活,癌症逐渐成了“慢性病”,在关注癌症治疗的同时,也千万不可忽视对心脏的影响!本刊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潘宏铭教授点评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肿瘤心脏病学最新研究。
1831P - 诊断为六种常见可治愈恶性肿瘤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虚拟心脏肿瘤研究所 (VICORI) 国家注册数据集分析
背 景
癌症患者同时存在心血管疾病(CVD)或许可以解释治疗和结果的差异。然而,癌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尚不清楚。研究描述了患有可治愈肿瘤的成人的CVD患病率,并调查了与CVD相关的因素。
方 法
研究人员从英国国家癌症登记和分析服务处检索了2013~2018年英国Ⅰ-Ⅲ期乳腺癌 (BC)、Ⅰ-Ⅲ期结肠/直肠癌 (CC/RC)、Ⅰ-Ⅲ期前列腺癌 (PC)、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I-IV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Ⅰ-Ⅳ期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数据。从医院事件统计数据和国家心血管结局研究所的数据确定了CVD。并调查了肿瘤队列中的CVD发生率,评估了患者和疾病特征对其患病率的影响。
结 果
634 24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2岁(BC组62.5岁,CC组71.2岁,RC组68.6岁,PC组69.1岁,NSCLC组72.9岁,DLBCL组52.5岁,HL组68.0岁)。总体而言,62.7%的患者≥65岁(BC组为28.8%,CC组为73.6%,RC组为65.3%,PC组为72.2%,NSCLC组为80.8%,DLBCL组为66.6%,HL组为30.8%)。
47.5%的患者为男性,66.0%的患者的多重剥夺指数(IMD)为1~3,46.7%的患者的Charlson并发症指数(CCI)为0。
102 836人(16.2%)患有心血管疾病。NSCLC患者总体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最高(36.1%;95% CI:35.7%-36.4%),其次是CC(22.1%;95%CI:21.8%~22.3%)、DLBCL(21.7%;95%CI 21.2%~22.2%)、RC(16.8%;95%CI:16.5%~17.2%)、HL(11.6%;95%CI:10.8%~12.3%)和BC(7%;95%CI:7.6%~7.8%)。
男性、老年患者、CCI较高、更晚期癌症或IMD较高的患者CVD发生率较高。在对年龄、性别、IMD和CCI进行调整后,与BC患者相比,NSCLC、RC、CC、PC、DLBCL和HL患者的CVD发生率仍然显著较高(图1)。
图1
NSCLC组观察到的患病率最高,分别是脑血管疾病(7.8%;95%CI :7.6%~8.0%)、卒中(3.0%;95%CI:2.9%~3.2%)、充血性心力衰竭(8.5%;95%CI:8.3%~8.6%)、急性心肌梗死(3.8%;95%CI :3.6%~3.9%)、缺血性心脏病(22.0%;95%CI:21.7%~22.3%)、外周血管疾病(11.1%;95%CI:10.8%~11.3%)和瓣膜性心脏病(6.1%;95%CI:5.9%~6.2%)。所有心血管疾病亚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患病率最低[脑血管疾病(1.9%;95%CI 1.9%~2.0%)、卒中(0.8%;95%CI :0.8%~0.9%)、充血性心力衰竭(1.8%;95%CI:1.7%~1.8%)、急性心肌梗死(0.7%;95%CI:0.6%~0.7%)、缺血性心脏病(4.2%;95%CI 4.1%-4.2%)和瓣膜性心脏病(1.5%;95%CI:1.5%~1.6%)]。与BC相比,每个队列的CVD优势比(OR)更高,尤其是NSCLC。调整年龄、性别、分期、IMD和CCI后,所有队列均与BC组存在显著差异(OR 2.57;95%CI:2.50~2.64)。
结 论
癌症和CVD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尽管因肿瘤类型而异。在比较国家和国际治疗模式和癌症结局时,CVD患病率是关键。
749P - 接受PARP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心脏毒性
背景和方法
PARP抑制剂以致病性BRCA突变和同源重组缺陷为靶点,代表了具有这种特异性改变的患者的一种新治疗方法,提供更长的生存期。然而,PARP抑制剂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揭示了一些重要的心血管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研究人员在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进行了一项观察性回顾性研究,选择了接受PARP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评估该类人群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结 果
共分析了44例患者。心血管事件如下:
最常见的事件是高血压(20.5%)和心悸(18.6%),其中大多数需要心脏评估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16.3%)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大约9.3%的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只有4.6%的患者超声心动图异常。
两名患者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肺栓塞需要入院。没有患者因心脏毒性而停止治疗,也没有与心脏事件相关的死亡。
25%的患者被转诊至心脏病专家,以优化治疗和持续定期检查。
结 论
在研究中,几乎一半的患者经历过某种心脏事件,我们需要心血管综合随访方案的前瞻性研究。由于这些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重中之重是强调心脏病专家的作用,以优化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和实施多学科会诊。
专家点评
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已十分常见。因此,肿瘤心脏病学(Cardio-oncology)也随之应运而生,今年ESMO上也有相关的报道。
首先,英国国家癌症登记和分析服务处对六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疾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在640,958名患者中,16.2%的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率最高(36.1%),而乳腺癌最低(7.7%)。主要表现为缺血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瓣膜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目前中国的癌症发病率逐渐升高,因此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肿瘤科医生警醒反思——到底患者是死于癌症还是心血管疾病?
其次,PARP抑制剂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多,尤其在卵巢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而这类患者往往都接受过具有心血管毒性的药物治疗,如蒽环类、抗血管类、铂类等的病史,因此这些患者在接受PARP抑制剂治疗时,更需要关注心血管毒性。
最后,肿瘤治疗进入免疫时代,各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层出不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免疫相关性心肌炎因最初报道近50%的死亡率,备受关注。治疗免疫相关性心肌炎最关键的因素其实与心血管疾病类似: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就要求每一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医生要充分了解免疫相关性心肌炎发生的特点、诊断的要点和治疗的重点,从而降低免疫相关性心肌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专家简介
潘宏铭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
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
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国家新药审评专家
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卫健委胃癌诊治规范制定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肿瘤靶向治疗技术指导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