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脑血管介入“国”字闪光

——王拥军教授访谈实录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5/17 19:47: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继美国国际卒中大会(ISC)于07年2月份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之后,第六届中国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TISC)也即将于今年6月底在中国北京举行。TISC自创办以来已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会级别最高的脑血管病盛会,引来国内外众多脑血管病协会和专家的瞩目。正值两会期间,《国际循环》就ISC的参会总结、TISC的亮点展望及脑血管病的热点问题对TISC大会执行主席王拥军教授进行了专访,以期大家更快、更多地了解脑血管病的最新进展。

《国际循环》:王教授,您好,今年2月份在旧金山参加美国国际卒中大会之后,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大会的热点及卒中领域的新进展?

王拥军教授:本次大会共持续两天半,内容丰富,包括以下几个热点:1.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大会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对颅内和颅外动脉狭窄的介入问题进行讨论。中国医生担当了本次大会介入治疗专场的主角,而中国的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被与会专家评价为全世界最好的。会中专为脑血管介入治疗举办了新闻发布会,《美国华人邮报》和《美国科技日报》特别对此进行了长篇报道。2. 脑血管病的新治疗方式。例如通过改善侧支循环的方式治疗脑血管病。脑卒中急性期时,人为放置一个NEUROFLO(美国一位神经内科医生的发明),以阻断降主动脉的血流,增加脑组织供血,增加脑灌注压。3. 精益sigma理论。精益理论和六sigma理论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两个理论,并且非常适用于脑卒中早期急救的管理,脑卒中急救的纯医学管理思想与西方现代管理学思想的巧妙结合是史无前例的。大会特邀美国GE公司的专家详细讲解了理论的流程和应用,而且邀请已在美国医院成功实践了这两个理论的专家参会交流。4. 最新的试验结果的公布。例如公布了SPARCL研究的三个大型亚组分析。SPARCL研究已于2006年8月10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但是研究遗留了许多令人疑虑的问题,例如强化他汀治疗可能增加脑出血,以及出血的危险人群分布情况如何,会上公布了解答这些疑问的亚组分析结果。本次大会还公布了SPARCL研究的另一非常重要的结论——他汀对于脑卒中有无动脉狭窄的患者的疗效不一致,对有动脉狭窄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收益会更好。5. 美国卒中协会(ASA)认证。美国卒中协会的重要工作就是为美国各个医院做质量评估——评估医院是否具备收治脑血管病人的资格、是否为ASA承认的规范的脑血管病医院。ASA现有的评价标准是2006年制定的“初级卒中中心标准”,是现在美国50个州普遍接受的统一评价体系。

《国际循环》: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这次ISC上姜卫剑教授报告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的最新成果之一——“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选择性支架治疗:长期预后和预测因素”,对于这次试验的结果大会给予了什么评价,姜教授在该课题中都做了哪些贡献,这些成果对我国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有什么意义?

王拥军教授:本次大会上美国神经科协会的主席对此做了高度评价——中国医生的工作令人非常振奋;这项工作的完成意味着人类在对抗脑卒中的危害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姜教授在“十五”科技攻关工作中有着突出贡献:1.发明创造了颅内动脉狭窄分型的方式——LMA分型,已经成为国际上标准的分型方式,这是中国人的一项重要发明。姜教授的论文三年前在国外发表之后,在国际上引用率非常高,而且国际上现在应用的颅内分型方式几乎都是中国的分型方式。2.第一个颅内动脉支架即阿波罗支架,是姜教授的专利,这也是继美国波士顿公司的Wingspan支架之前全世界第一个颅内动脉支架,而且目前这个支架在全世界依旧广泛地使用。3.姜教授完成的颅内动脉狭窄研究例数是全球最多的,全世界大约30%的病例数是中国人完成的。本次大会上,姜教授主要报告了一项关于颅内尤其大脑中动脉血管支架的270例患者长期随访的研究结果,在此类研究中拥有如此多的样本量是国际上少有的。“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成果的公布意味着未来在卒中二级预防中或者TIA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可能会有药物之外的新的预防手段,支架治疗有可能在获得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之后成为一个常规的预防手段。

《国际循环》:目前认为卒中早期诊治对卒中病人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急性卒中的管理模式应如何改进;怎样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条件才可以开设卒中单元?

王拥军教授:急性卒中的管理模式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国。去年在中国做过一个急性卒中的CARDs研究,其目的是评价中国急性卒中医疗的现状,当时发现了很多问题,为此,需要改变医生对于急性卒中医疗的管理模式,更加强调在急诊室建立卒中中心。卒中的治疗,尤其早期的治疗与时间高度相关,而高度相关的时间管理并非一个学科所能控制的,而是全院性的、多学科的,因此卒中中心的流程化管理可能是未来中国卒中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住院之后卒中单元的建立是指除药物治疗以外还应满足病人最需要的,包括对其心理的关注、肢体的康复、语言的康复、吞咽以及一些健康教育等方面,让多学科为患者服务,这是卒中单元建立的一个重要理念。国内近几年卒中单元发展非常快,从2001年中国建立第一个卒中单元开始至今,至少已有20 000多名神经科医生意识到卒中单元的重要性,相应的医院也在建立不同级别的卒中单元,如大型医院和二级医院在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工作方式的卒中单元在中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以后还需进一步发展。

《国际循环》 :今年6月底将举办第六届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今年会议的筹办情况和会议将有哪些亮点?

王拥军教授: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定于每年6月底召开,此次为第六届,会议的组织形式与去年有所不同,主办方由单一的卫生部国际与交流合作中心转变为卫生部国际与交流合作中心、国际卒中学会(ISS)、世界卒中联盟(WSF)三方联合举办。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卒中领域的学术机构参与到本会议中来,且中华医学会的神经外科加入进来,使得TISC现已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卒中学术会议,参会人数将由去年的4200余人增长至5000余人,组织形式和规模、参与的学术组织和机构都是历史上最大、最多的一次。

今年大会的亮点有:
1.本次大会将设5个分会场同时报告,而且将邀请该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担任各分会场主席,与参会者共同讨论最新进展。
2.今年是国家“十一五”计划开始医学启动的第一年,大会将在7月1日举行国家“十一五”计划——脑血管病基因治疗的启动仪式。
3.大会奖励制度与去年有所不同。今年中美两国联合成立了脑血管病研究院,对于本次大会上优秀论文获得者,将出资派往该研究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和培训,通过此方式为更多年轻的医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他们接受更多的培训机会搭建一个桥梁。最后我希望《国际循环》届时更多地参与此次大会的报道。

版面编辑:ic



介入王拥军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TISC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